日语版 [[中国辞书速报(2025年5月刊)]] https://chinese-dictionaries-news.hatenablog.com/entry/2025/06/07/121716
《辞书研究》2025年第3期目录公开
2025/05/30 《辞书研究》2025年第3期目录
汉语中欧美外来词汉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黄婷婷 章宜华
摘 要 汉语外来词中数量最多的当属欧美来源的语词。关于欧美外来词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汉化机制和类型的研究却难以深入,这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对汉化性质的认识偏差,汉化机制研究未达本质。文章以综述的形式概括了外来词汉化原则、汉化机制、汉化路径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探讨了外来词汉化研究的对策,指出需要正视外来词汉化的性质即为模因仿造,用语言接触、认知、传播理论审视外来词汉化的机制与类型,简化外来词汉化原则,提升可操作性。
关键词 欧美外来词 外来词汉化性质 汉化机制 汉化类型 汉化原则
关于汉语的外来词的研究么……但我感觉大多数中国人都和我一样,连哪些词是外来词都判断不出来(笑)。
值得一题的是,其中一位作者「章宜华」是辞书学界的重要人物。主要著作有《计算词典学》、《双语词典编纂系统的研发》、《二语习得与学习词典研究》、《计算词典学与新型词典》《计算词典学与新型词典》等等,另外,章老师也是《[[《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的译者。
流行语特征与流行模式
——基于大型网络流行语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在辞书编纂中的应用
彭馨葭 吴婷婷 严文静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涌现了大量的新词新语,成为了现代汉语新词汇的重要来源。然而,不是每一个流行语都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长期留存在汉语词汇当中,具有被辞书收录的价值。文章探寻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是否与不同的流行和使用模式存在相关性。通过对 2010—2019 年的 300 余个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平台上的历时使用变化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网络流行语的某些特征可能对其使用频次、存续时间有影响。文章对辞书收录新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流行模式 新词收录
通过对 2010—2019 年的 300 余个网络流行语在网络平台上的历时使用变化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网络流行语的某些特征可能对其使用频次、存续时间有影响。
对日语的流行词使用频次和存续时间有影响的又会是哪些特征呢?
略论融媒体辞书的众源编纂模式
——以韩国《标准大词典》的 Urimalsaem 数字版本评介为中心
刘婷婷
摘 要 为适应新时代人们查询字词的习惯变化,辞书出版已开始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探索,如开发融媒体辞书。但目前多数数字词典还没有真正实现“融”的功能。要走出数字词典融媒体发展的困境,众源编纂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章以韩国《标准国语大词典》为基础,通过对引入众源编纂模式开发的数字词典 Urimalsaem 的介绍和评估,提出其对国内融媒体辞书在内容发展方面和运营方面的五点启示。
关键词 融媒体辞书 众源编纂 韩语在线融媒体词典评估框架 《标准大词典》 Urimalsaem
要走出数字词典融媒体发展的困境,众源编纂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文章以韩国《标准国语大词典》为基础,通过对引入众源编纂模式开发的数字词典 Urimalsaem 的介绍和评估,提出其对国内融媒体辞书在内容发展方面和运营方面的五点启示。
Urimalsaem 的官网 只支持韩语,借助 GPT 勉强看懂了首页的「함께 만들고 모두 누리는 우리말 사전」是「共に作り、共に楽しむ私たちの韓国語辞典」的意思。
《英汉大词典》第三版出版
2025/05/28 记录时代,融通世界丨《英汉大词典》(第3版)出版 词条数大概 25万左右。 2015 年的这篇《英汉大词典》第三版邀读者边用边编 网络版APP版免费开放文章提到「《英汉大词典》第三版计划推出微信端网络版、APP版和最终的纸质版三种产品,网络版和APP版作为编纂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将全部或部分向公众免费开放」,但目前只公布了纸质版,网络版和 APP 版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2025/05/28 编舟记丨“我当主编,我选中国”:《英汉大词典》第三版出版后,对编者朱绩崧的采访。标题的「编舟记」应该是致敬了以日本国语辞典《广辞苑》编撰过程为故事原型的小说《编舟记》。
2016/08/02 “老神仙”陆谷孙:“绅”之风流,“士”之风骨:纪念《英汉大词典》第一版和第二版的编者陆谷孙老师的文章。
《日语口语词典》(第二版)出版
2025/05/29 《日语口语词典》(第二版)出版啦:『研究社 日本語口語表現辞典 第2版』的中文版出版了。译者是《日本辞书研究》的作者潘钧老师。
另外,《日语口语词典》在豆瓣的评价挺不错,看得我都想剁手买一本了,这种类型的辞典真的很适合睡前翻。